美编范敏/插图
记者 关兰
□《金融力量观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在昆滇大地上,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缓缓展开。阡陌之间,农户种养结合有干劲;产业链上,涉农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在田间地头,金融政策落地有声,金融机构大有可为,金融资源效用显著。在滇银行金融机构挑起乡村振兴“金扁担”,创新服务与产品惠农助农,由点及面灌注金融动能,为乡村振兴按下快捷键。各家银行丰富金融供给,助力各族人民走上致富“新路子”,围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战略部署,持续加大对茶叶、花卉、中药材等高原特色重点产业金融支持。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助力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好日子”,为986万余农户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建档评级覆盖面达97%,完成11.8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评级,提前一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目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2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3256亿元,同比增长12.47%,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约0.8个百分点。
打通产业链堵点
“把粑粑做大”
产业链一头连着万千农户,一头连着涉农企业,是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关键。在滇银行金融机构以创新产品为抓手,打通农户融资渠道,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农户多方受益。乡村振兴的路子有很多,金融服务正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周五一大早,家住东川区阿旺镇的羌顺珍就开始忙活。镇上赶集,她和儿子要把家里可以出笼的鸡苗拿去卖,儿媳妇要赶早去饲料门市守店。从2008年开始,羌顺珍就在镇上开起了饲料门市,经过多年的打拼,羌顺珍有了自己的生意经:“有多少面就做多大粑粑。”今年4月,羌顺珍通过云南西南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集团”)在建行云南省分行下辖官渡支行获得20.1万元无抵押贷款,拿到贷款的羌顺珍笑着说:“这下,可以把‘粑粑’做大了。”
帮助农户经销商把“粑粑”做大的,就是建行针对涉农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创新研发的“云农产业贷”。今年4月27日,建行昆明官渡支行成功向西南集团下游经销商农户发放了首批“云农产业贷”。这批贷款的成功发放,为下游经销商农户提供购货资金,为企业减轻回款压力,真正做到由点及线,以千金促“前进”。
西南集团深耕云南近30年,是一家集饲料研发与产销、畜禽育种与养殖、屠宰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旗下拥有20多家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上市“金种子”企业。
目前市场上饲料行业竞争激烈,留得住经销商农户,就留住了农村销售网络。能否为经销商解决问题,成了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
今年以来,受疫情及市场现状影响,经销商的饲料销售以后,回款周期变长,可是养殖户所需的饲料必须按时按量供应,经销商垫款购买饲料的情况日益严重,资金压力明显增大。
建行昆明官渡支行在与西南集团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协同省分行专业团队多次走访企业。通过多层级联动协同,顺利完成了“云农产业贷”合作方案设计、核心企业准入、合作协议签订以及数据直联平台搭建等各项急难繁重的工作,成功为西南集团下游经销商农户申报“云农产业贷”合作额度3000万元。该产品属于无抵押纯信用贷款,根据经销商农户与西南集团的购货数据和合作年限,依托数据平台给予授信。上线当日实现新增授信客户5户,成功支用贷款9笔,支用金额146.3万元。截至2022年6月末,新增农户19户,支用贷款559.87万元。
对于这次的成功合作,西南集团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了关键,“这些贷款不仅解决了经销商农户的融资困难,更帮助我们企业稳住了销售网络。”
此次贷款的成功发放,一方面解决了饲料经销农户贷款难、业务手续办理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云农产业贷”增强了与下游经销商农户的黏度,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能帮忙解决经销商的资金问题,这‘桥’我们愿意搭。”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金融惠农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联动上下游,以信用担保,打通传统地域界限,惠及更多农户经销商。
企业搭桥、银行行动,用产品创新打通金融惠农难点。
邹艳是西南饲料在东川区的经销商,从2019年开始经营,凭借着自己之前在饲料公司工作过的经验,生意做得不错。但随着疫情的到来,周边养殖户受到很大影响,“养殖户的成品猪卖不出去,饲料款就只能欠着。”邹艳回忆起那段时间,不禁眉头紧锁,“回款慢,但饲料供应不能断,就只能自己拿现金进货。那段时间,资金压力太大了。”在最难的时候,邹艳接到西南集团的电话,“当时说可以帮忙找银行办贷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和一起做西南饲料经销商的几个朋友跑了趟昆明。”
到西南集团后,邹艳了解到可以凭借购货数据在建行申请贷款。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邹艳在手机上查到自己的授信有40万元,当即申请办理。邹艳把这笔贷款全部用来滚动购买西南饲料,对于今年的销售额,她信心满满,“去年我卖了910吨,今年有贷款支持,我预计可以做到1000吨。”
阿旺镇的羌顺珍是出了名的活泛人,这些年也尝试着做过家具等其他生意,但饲料生意一直没撂下。2010年,羌顺珍顺便做起了鸡苗生意。既是经销商又是养殖户,羌顺珍蹚出了一条致富路。
一向谨慎的羌顺珍没有申请过贷款,量入为出的经营模式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羌顺珍主要的客户就是街坊邻居,购买量不大,但大多数都是牲畜出栏以后才能结款,垫款进货也成了她的大包袱。通过西南集团,羌顺珍在建行拿到20.1万元贷款,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羌顺珍有了扩大饲料生意的打算。
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云南省分行“云农产业贷”已为云糖、云胶、生猪、饲料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农户提供信贷支持,服务615户农户,投放贷款9392万元。
紧抓支柱产业
“一活活一片”
产业兴,农民富。近年来,各家银行不断推出“云牛贷”“花惠贷”“蔗农贷”“石榴贷”等产品,通过助力支柱产业,在块面上形成有效推动力,以实际行动带动乡村振兴,“一活活一片”。
今年8月23日,云南省首笔“智慧畜牧贷”成功落地农业银行昆明分行辖内寻甸支行,该支行向昆明守捷农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发放“智慧畜牧贷”160万元。据悉,“智慧畜牧贷”采用“银行信贷+肉牛活体+数码身份”全新金融服务模式,将奶牛身份识别信息录入动产融资等级系统,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实现了活畜抵押的可抵可控,破解了养殖户“确权难”“抵押难”的问题,有效推进了农行数字乡村建设金融服务。
事实上,早在2020年3月,农行昆明分行就创新推出“云牛贷”信贷产品,全国首创“活体抵押”,支持寻甸县肉牛生产,稳定“菜篮子”价格。2020年4月30日,农行寻甸支行发放全省第一笔“云牛贷”80万元,目前全行“云牛贷”余额1360万元。
农行昆明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云牛贷”活体抵押贷款有效破解了寻甸县重点产业融资抵押不足、贷款额度难以扩大的难题,被寻甸县政府列入《寻甸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实施方案》重点项目之一,贷款的发放在支持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上下游产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云牛贷”到“智慧畜牧贷”,随着信贷产品的升级和授信额度的增加,农行昆明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持续显现。
近年来,随着农业银行总行、云南省分行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推出了惠农e贷、县域旅游贷款、乡村振兴园区贷、“美丽县城”贷款、乡村人居环境贷、农村土地整治贷款、国家储备林贷款、动物活体抵押贷款、智慧畜牧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产品,成为农行昆明分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有力抓手。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支持县域各类园区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农行昆明分行辖内晋宁支行“一县一业”花卉产业园(核心区)3亿元固定资产贷款于2021年实现首笔提款1.8亿元。该笔贷款是农行云南分行首笔“乡村振兴园区贷”,为晋宁区政府“一县一业”花卉产业建设发展和“美丽县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3月18日,云南省首笔授信1.4亿元的“美丽乡村贷”审批通过,本笔贷款为安宁市政府“太平新城光崀大村乡村振兴试点基础设施工程”提供资金支持,9月将投放第一笔73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贷款的投放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优先解决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进县城安置工作,有利于提升安宁市光崀大村的旅游文化品牌效应,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住宿餐饮业及光崀大村的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农行昆明分行“惠农e贷”余额18.97亿元,较年初增加6.14亿元,较2020年末的5.25亿元增长了3.6倍。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而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了国家政策做引导,银行以数据为支撑,依托优质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越来越多真正有需要的优质农户可以被看到、被满足。通过点、线、面相结合,金融活水灌溉渠道更加通畅,农民生活节节高,农村环境大变样,银行业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