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关兰报道 近日,“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京召开。会上,云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倪金乾介绍了云南银保监局10年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的举措和成效。
10年来,云南银保监局聚焦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全省交通运输贷款年均增速高达16.23%,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二,到南亚东南亚通航点数量居全国第一。推动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开发80余个“云字号”等信贷产品,开办600余个商业性特色农产品保险,助力“云花”“云叶”香飘世界、“云草”“云品”誉满全球。全省银行业资产规模从1.9万亿元增长至5.4万亿元、贷款突破4万亿元大关,保险业资产规模从381亿元增长至1529亿元,累计赔付支出2058亿元。
除此之外,云南银保监局强化监管引领,助力各族人民摘掉贫困“穷帽子”,出台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一系列制度办法,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6223亿元,完成对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等人口较少民族“整族授信”,助力全省9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丰富金融供给,助力各族人民走上致富“新路子”,围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战略部署,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加大对茶叶、花卉、中药材等高原特色重点产业金融支持。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助力各族人民过上幸福“好日子”,为986万余农户建立信用信息档案,建档评级覆盖面达97%,完成11.82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建档评级,提前一年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目标。
云南银保监局还着力推动为绿色发展注入政策“强心剂”,联合多部门出台云南省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建立绿色信贷工作体系。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为绿色发展增添资金“动力源”,推动多项全国首创绿色金融产品落地云南,全力支持普洱市建设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探索“财政专项资金+多元化金融支持+企业内源收益”“绿色金融债+企业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融资模式,全力支持高原湖泊生态治理,近年来,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投入资金占保护治理投资总额的比重超过50%。着力增强保险保障,为绿色发展织密金融“保障网”,指导保险机构在全国首创震级触发型地震指数保险,率先试点并在全省范围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推动全省9个州(市)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及时推出森林火灾保险、林木保险。同时,持续强化对信用风险演变趋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应对,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572亿元,并且组织开展市场乱象整治等系列专项工作,严厉查处银行业保险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累计对银行保险机构罚没金额超过2亿元,营造良好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10年来,云南银保监局坚持引进外部机构和推动内部机构改革并重,全省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由163家增加到214家、保险省级分公司从32家增加到44家,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日趋完善。稳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批复怒江、迪庆组建州级统一法人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