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丁
公交专用道是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公交运行速度、保障公交优先通行的产物。从设计的初衷、出发点和背后的考量看,是为了体现公共利益,应对交通高峰期时段保障城市道路通畅的底线措施;是体现对中低收入群体和“一老一小”出行的人文关怀,同时倡导大众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很多城市都设立了公交专用道,昆明也不例外。目前,全国公交专用道总长度已超过1.8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的诞生,方便了市民出行,但随着公共交通出行选择的多样化,比如地铁、轻轨、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再加上私家车保有量的攀升,公交客流出现下降趋势,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效率也不同程度下降。
尤其是疫情3年,居民日常出行受到影响,一些城市的公交车数量和车次都“萎缩”了。有市民反映,原来10分钟一趟车,现在等30分钟还不见车的踪影,致使公交专用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更“气人”的是,某些路段公交专用道限行时段设置不甚合理、不够精细,给民众的出行带来不便。
有车主吐槽,一些公交专用道某些时段车辆稀少,半天看不到一辆公交车;有的大白天躺在那里“晒太阳”,而相邻车道却堵得水泄不通,车主只能干着急;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不一致,容易记错或记不住;一不小心驶上公交专用道,罚款扣分没商量……
如何让公交专用道使用更高效?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6月1日起,将推出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允许部分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在保障公交车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允许单位班车、专用校车等大运力车辆,在公交专用道专用时段通行。改革措施中,将根据道路类型、交通状况、公交车班次密度等情况,科学调整公交专用道的专用时段,其他时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
从专用到共享,表达了对交通精细化治理的需求。比如非早晚高峰时段,公交专用车道不那么繁忙,就应该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双休日和节假日不该保持限行……优化公交专用道管理,将科学调整公交专用道的专用时段,充分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整个道路通行效率,让一些公交车专用道不再“晒太阳”。当然,各地如何优化,考验着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彰显城市治理的结果导向。